開欄的話:
追溯紅色歷史,重溫初心使命。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聞局、新聞傳媒總社聯合策劃推出大型融媒體報道“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追尋紅色司法足跡”。報道以新中國成立前紅色司法萌芽和發展階段的標志性地點、事件、人物為視角,在追尋紅色司法歷史發展的同時,再現新時期傳承發揚紅色司法基因取得的輝煌成就。敬請關注!
細雨纏綿,青山如黛,閩西的春天溫暖而濕潤。
羅金釵喜歡這種天氣,這總讓她想起父親羅榮照口中1929年的春天。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929年春天,在閩西的層巒疊嶂、密林深山中,一場革命風暴正在醞釀。3月,毛同志、朱同志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入閩。年僅15歲的羅榮照也在這一年投身革命,參加了由“紅小鬼”組成的龍巖縣“列寧隊”,后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八團,擔任傳令兵。
“小時候是聽著爸爸的革命故事長大的?!绷_金釵告訴記者,父親曾在兩次戰役中光榮負傷,“爸爸叫我們要永遠聽黨話、跟黨走?!?/span>
是家訓也是傳承。從事了20余年民事審判工作的羅金釵在退休后成為了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的特約調解員,把“紅土桑榆老黨員工作室”開進了社區,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處理矛盾糾紛。
“把糾紛化解在訴前,是閩西蘇區的紅色法治傳統。”羅金釵說。
閩西是全國最早建立紅色政權的地區之一。1926年夏,福建省第一個農村共產黨組織——永定支部在永定上湖雷的“萬源樓”成立。1928年7月10日,福建臨時省委致信閩西特委,提議“馬上成立閩西暴動委員會,下設裁判處”。
據了解,中央蘇區一共頒布實施了120多部法律法規,蘇區法律文件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決議、決定、通知、布告、傳單、標語等形式存在的簡明通俗的法律文告,二是標準的法律法規條文。后者又分為國家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經濟法等,其中絕大部分可以溯源到閩西。閩西蘇區通過建立健全司法程序和司法制度,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司法審判工作。
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權……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閩西蘇區的法治建設與政治手段、軍事手段成為并駕齊驅的革命斗爭形式。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指引,是蘇區法治建設之‘魂’?!闭勂痖}西蘇區的法治建設,龍巖市博物館館長吳錫超滔滔不絕。在開展土地革命斗爭,建立紅色革命政權的同時,閩西蘇區進行了紅色審判的偉大嘗試,實現了由軍政機關審理案件過渡到由裁判肅反委員會、裁判部審理案件的轉變。
司法公開制度、加強法治宣傳、矛盾糾紛調解等均可以在閩西蘇區早期的司法實踐中找到端倪。
1929年5月下旬,一張七言體布告《請看張賊遯民的罪狀》曾貼滿了永定湖雷的大街小巷,控訴湖雷民團團總張遯民等人的反革命罪行。
“在永定南門壩,毛同志主持召開萬人祝捷大會,朱同志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十大政綱,公審鎮壓了一批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彼痉ㄎ拿餮行尢丶s研究員陳萬松告訴記者,公審大會很大地震懾了反動勢力,達到了審判的初衷。
在上杭縣古田人民法庭的“共和國法制搖籃展覽館”里,一張破碎泛黃的石印小報被鄭重放在展廳中心。
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紅色法治報刊——《法庭日刊》,由當時的閩西裁判兼肅反委員會發行,主要欄目有:判詞、法庭信息、判決執行情況、軍事法庭布告等。
“這是最早開展法治宣傳的革命刊物,也是各類法制報刊的鼻祖。這份刊物不僅在法庭周邊張貼,同時也可以發到各級裁判機構進行宣傳,對教育引導廣大群眾遵守法律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痹洪L曾學明介紹,“法治刊物、布告、漫畫等讓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先進法治思想和文化在閩西蘇區得以迅速傳播?!?/span>
蘇區司法審判機構的內容與形式始終隨著蘇區的歷史任務而開展,機構不斷健全,制度不斷完善。
1932年8月27日,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在《關于處理犯人的問題》中明確指出,“因為蘇維埃的法庭不比臺灣地區黨軍閥的法庭,可以用種種刑來審問犯人,苦打成供,我們是蘇維埃的法庭,是要廢除一切肉刑,用口才上的技術功夫來審問犯人,并且要到各方面去搜查材料,證實犯人的犯罪行為,使犯人無法抵賴。然后按罪輕重,依法裁判,不允許行使肉刑?!?/span>
短短幾句,蘊含了閩西蘇區裁判部門注重調查、注重證據、禁止刑訊逼供、依法辦案等諸多重要法治理念。
在永定區金砂鄉西田村的金谷寺,幾張八仙桌拼成了簡易法庭,墻上“群眾法庭”四個大字尤其醒目。這是福建第一個紅色政權——永定縣溪南區蘇維埃政府的舊址。其中內設的“裁判處”也是當代的前身。
對于人民內部矛盾,蘇維埃法律主要實行調解制度。
“習大大提出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而閩西,早就有此光榮傳統。”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社區黨委書記章聯生告訴記者,1929年,閩西較大的鄉村已設立調解員或由鄉村干部兼任調解員,負責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成為我黨調解制度的光輝起點。
“在建立局部紅色政權后,具有鮮明工農民主特色的紅色調解制度也在此時應運而生?!绷竿ネラL陳福蓮表示,為主動傳承閩西蘇區調解這一紅色基因,從2009年開始,首創“調解超市”理念,“融合‘超市’門檻低、成本小、種類全、可選擇性強、方便快捷等特點,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和樂于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span>
4月28日,寬敞明亮的訴訟服務大廳里,數名“金牌調解員”正在調解工作室中忙碌。
“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定制調解服務,便捷程度堪比網購?!眲倓偼瓿梢黄鹈耖g債務糾紛在線調解的調解員郭秀生告訴記者,“調解超市新羅在線融平臺”實行“群眾點單、司法派單、調解員接單”的三單制模式,當事人可以根據距離遠近、調解員擅長領域、調解成功率等選擇認可的調解員進行糾紛調解。
據了解,目前該平臺已有63家調解組織、315名調解員入駐,實現線上線下并軌運行。
羅金釵也是其中的一員。她的法律服務工作室已經成為了“調解超市新羅在線融平臺”在社區開設的“分店”。
“傳承紅色調解基因,就是希望工作室能夠成為社區群眾的‘解憂便利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绷_金釵說。
上杭(古田)思政課題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上杭(古田)思政課題研究中心 網址:www.633889.com 備案號:閩ICP備2021001213號
聯系:黎老師 電話: 18850877923 地址: 上杭縣臨江鎮北大路 43號